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聚焦10大领域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印发

热卖产品

  • 高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化工等

    MA-1智能卡尔...

    高校、科研院所、

    29800.00

  • 制药、化工、石油化工、食品等

    MA-1A全自动...

    制药、化工、石油

    15000.00

  • 采用卤素灯和SRA结构辐射热组合

    MA-8精湛一代...

    采用卤素灯和SR

    18800.00

  • 锂电池水分 塑料粒子 卡氏炉

    KFDO-11型...

    锂电池水分 塑料

    36000.00

  • 1000℃,7.2L,进口炉膛和加热丝

    BA-4-10A...

    1000℃,7.

    10800.00

  • 新型 UP-40 超纯水机 纯水机

    UP-40超纯水...

    新型 UP-40

    28800.00

  • 可同时进行达8样品的处理

    SPE-8全自动...

    可同时进行达8样

    29800.00

  • 聚焦10大领域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印发

    发布于 2025/02/21阅读(228)来源 ltrlw

    摘要

    重点领域》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乡村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内容

     据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迭代,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走向,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产业急需导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以下简称《重点领域》)。
      《重点领域》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种业创新、绿色农业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生物技术等。
     
      针对每项重点领域,文件提出主要目标,细化重点方向。
     
      农业新品种培育:《规划》提出,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重点方向包括: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研发基因编辑工具,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以及开发智能化种质资源储存和智慧育种技术。
     
      耕地质量提升:《规划》强调,要建立健全耕地保育关键技术体系,加强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改造和退化耕地治理。重点研发土壤改良技术、新型肥料、智慧农业监测技术,构建数字土壤信息技术体系,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提升。
     
      农机装备研制:《规划》指出,要聚焦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突破一批标志性整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重点研发大马力拖拉机、智能播种施肥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农机,以及设施种植和养殖作业机器人,推动农机装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规划》提出,要加快揭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机制,创新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综合防控体系。重点方向包括:解析病虫害发生规律,研发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创制绿色农药和生物防治产品,推动病虫害智能识别与精准防控技术装备研发。
     
      畜禽水产疫病防控:《规划》强调,要突破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创制安全高效的疫苗和诊断产品。重点开展疫病流行机制研究,开发智能监测设备,突破基因标记疫苗、mRNA疫苗等关键技术,构建畜禽水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高效种植养殖:《规划》提出,要围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设施种植和集约化养殖,集成创新系统化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作物精准栽培、畜禽精准饲养、智慧灌溉等关键技术,构建绿色节粮低碳养殖模式,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绿色低碳农业:《规划》明确,要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重点方向包括:解析温室气体排放和面源污染特征,创新秸秆还田、粪肥利用等技术,开发高效生态增养殖技术,提升农业生态系统增产增汇能力。
     
      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规划》提出,要突破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重点开展农产品保鲜、加工适应性研究,开发智能化加工装备,创制新型食品资源,推动食品制造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强调,要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新型污染物筛查、功能性成分识别、智能化检测技术研发,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乡村发展:《规划》提出,要聚焦乡村特色产业、低碳生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重点研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低碳乡村建设模式、数字乡村治理技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关资料

  •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5项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意见 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04/08)
  • 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意见 (03/31)
  •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03/27)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37项国家标准样品 涵盖生态环境等领域 (03/24)
  • 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03/21)
  • 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公开征求 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03/21)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型非法添加物检验方法 (03/12)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执法检验标准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非布司他 (03/12)
  • 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攻关仍需强化 2025年能源新政发布! (03/06)
  • 强化新污染物法治防线 专家建议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法典 (03/06)
  • 在线咨询